CT、磁共振室简介
CT、磁共振室位于门诊部一楼,组建于1992年,经过近二十年发展现拥有CT两台、磁共振一台,专业技术人员5人,共发表论文十多篇,其中“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”获海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。
磁共振室拥有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,为双柱C型超级开放式磁体,采用流行的开放式形式,大大降低了幽闭恐怖症患者及儿童检查时的恐惧感。具有丰富、完善的成像功能,配备通用计算机系统,便于维护与升级,摆位简捷、扫描速度较快。临床应用包括:脑血管疾病、肿瘤病变、感染性病变、颅脑先天性疾病、脱髓鞘性疾病、脊柱骨折、脊髓及椎管内病变、肌肉及软组织、颈、五官、盆腔、腹部等部位检查,可清晰显示各部位的病变情况,能帮助医生较早做出诊断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。
2008年引进美国GE公司生产64排128层容积CT后科室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,使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有了更深更广发展。近两年来接诊病人数万人次,诊断符合率在80%以上,尤其在多排CT新技术应用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。
64排128层容积CT主要优势:
拥有64排40mm等距探侧器,每360度扫描产生128层薄层图象,而相对X 线辐射剂量不增加。
拥有0.625mm扫描厚度,明显提高了空间分辫率,真正实现了大范围的高分辫率各向同性成像,同时获取了大量的、前所未有组织细节显示;1秒钟完成全肺高分辫扫描,无检查禁忌。5秒钟即可完成全身扫描,为挽救生命提供了宝贵时间。
强大的后处理功能,可根据临床需要组合不同厚度图像。可以多方向、多角度展示病变特点;结肠内窥镜功能可以与结肠镜媲美。
无创性高分辫率和大范围的血管造影,尤其是显示冠状动脉、头颈部动脉及四肢血管,可以大部分取代传统有创的血管造影。
CT灌注模式,覆盖范围达80mm,可观察器官整体血流分布,利于脑中风早期诊断、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。
左侧颈动脉体瘤
腰间盘突出
右侧颈内动脉瘤
右侧冠状动脉软斑
管腔狭窄约90%
心肌桥
前交通动脉